在農村土地征收過程中,因征地補償產生的糾紛比比皆是,特別是因土地征用補償不公、補償費發(fā)放問題引起的糾紛。那么,土地征收不公平的情況,被征收人如何救濟,怎么有效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?
我國法律規(guī)定:認為土地補償款的分配不合理的、不合法的,可以到法院起訴解決。到法院起訴的程序與其他普通民事案件相同,但是要有針對性的提供補償款分配不公平、不合理、不合法的證據(jù),由法院進行判斷。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因未實際取得土地承包經營權提起民事訴訟的,人民法院應當告知其向有關行政主管部門申請解決。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就用于分配的土地補償費數(shù)額提起民事訴訟的,人民法院不予受理。
補償談判,必要時需錄音留作證據(jù)
在拆遷公告發(fā)布后,如果有拆遷公司找到被拆遷人洽談,被拆遷人要索要他們的授權委托書,讓他們出示工作證和拆遷人員的資格上崗證。因為拆遷人很有可能動用社會閑散人員恐嚇威脅被拆遷人。與拆遷辦工作人員溝通時,在必要時做錄音,“這些話可能作為將來協(xié)商談判取得重要補償?shù)男畔⒕€索,有些被拆遷戶沒有固定證據(jù),很難證明對方的口頭承諾”。
房屋評估,報告不符實際要求重評
而在評估公司人員上門時,被拆遷人也要讓他們出示相應評估公司的資質及上崗證件,在評估報告中“與房屋實際面積,裝修情況,層高不符的地方,要提出質疑,要讓評估人員詳細記載,必要時要他重新評估”。
對于已達成拆遷補償安置協(xié)議的被拆遷戶,一定要注意向拆遷公司索要協(xié)議原件。“有些惡劣的拆遷人先讓你簽字,所有補償金額、面積、樓號都是空白,與口頭不一致”。
行政裁決要充分表達自己意見
被拆遷人在行政裁決階段,不應采取不理會、不到場、不表達的做法,而是要利用程序性權利,充分表達自己的意見,要注意行政裁決調解會上查看“記錄人員是不是完整地記錄了你的意見”。
臨強拆對房屋狀況拍照錄像
在行政裁決接近尾聲時,要對自己的房屋狀況,物品進行拍照錄像,因為“程序走到這里,就可能面臨強拆”。即便行政裁決之后面臨強拆,被拆遷人也要撥打110,并找合適的位置和角度將強拆過程拍攝下來,以保存有效的證據(jù)。
拆遷公告,拆遷地塊的建設項目批準文件,建設用地規(guī)劃許可證,建設工程規(guī)劃許可證,誰是拆遷單位,城市房屋拆遷資格證書,拆遷許可證,以及兩個內部文件(拆遷計劃、拆遷方案和銀行拆遷補償安置資金的證明)。其中,兩個內部文件需要通過提請政府信息公開或訴訟才能看到,還要關注通知甚至公開信,以及安置補償實施細則或辦法。
遇到征收補償不公平的情況,被征收人一定要及時作為,不要拖延,抓住維權的最佳時期,做到自身的利益最大化,有相關的問題及時咨詢律師,請求專業(yè)的幫助。
因為各個區(qū)域的經濟情況差距很大,而且國家也沒有出臺統(tǒng)一的標準文件,就好比各個地方的房價一樣,各有差異,拆遷方要依據(jù)各個區(qū)域內公布的補償標準,原則上拆遷方要按照公布的補償標準進行,如果被拆遷方覺得補償標
什么土地征收?《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》第10條規(guī)定:“國家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,可以依照法律規(guī)定對土地實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給予補償。”《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》第42條第1款對征收作出了規(guī)定:“為了公共利益的
《土地管理法》規(guī)定,土地征收是指國家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,運用國家強制力,按照法定程序將一定范圍農村集體土地的所有權轉為國家所有權,并依法對被征收土地的原權利人(包括土地所有權人、使用權人以及土地承包經
任何單位和個人進行建設,需要使用土地時,必須依法申請使用國有土地,而不能直接在集體土地上建設。但因集體土地征收涉及到農村廣大農民的切身利益,因此集體土地的征收必須經過相關部門的審核批準,書面表現(xiàn)形式也
? 2019 TywNet,Inc. All Rights Reserved. 網站版權歸甜柚所有
本站部分內容轉載于網絡如侵權請聯(lián)系刪除 ICP證:湘ICP備18004154號-1